“在那遥远的地方,有位好姑娘纯旭配资,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……”这首广为传唱的民歌,大家耳熟能详,却鲜有人能说出它的作者。其实,它的创作者正是被誉为“西部歌王”和“西北民歌之父”的王洛宾。在音乐领域,他取得了许多不朽的成就,但他的感情生活却并不顺遂,经历了不少波折。
1941年,王洛宾回到家乡兰州时,他的妻子问了他一句话:“你今晚打算住在哪里?”这一简单的问话,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
王洛宾,原名王荣庭,1913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油画匠家庭。家里住在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,祖上文化底蕴深厚。王洛宾曾提到过自己出生在牛角湾艺花胡同,虽然名字有些不寻常,但他自己却觉得,这个名字象征着他一生似乎总是陷入困境,难以自拔。
展开剩余83%他的爷爷既喜爱绘画,又钟情于音乐,家里时常响起音乐的旋律。爷爷还自建乐队,亲自演奏,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种欢乐的氛围中,王洛宾自小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,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音乐的熏陶。每天看着爷爷一边画画一边唱歌,王洛宾的音乐天赋得以早早展现出来。
由于健康原因,王洛宾直到14岁才开始上学。当他进入北京的一所中学后,人生的视野逐渐开阔,经历也更加丰富。在学校的第一年,他加入了基督教唱诗班,并凭借其非凡的音乐才华,迅速成为了班里的领导人物。
然而,王洛宾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。15岁时,他失去了亲爱的父亲。为了给远嫁的姐姐报丧,他前往了东北地区,在旅途中,他遇到了塞克、金剑啸和沙蒙等人,并在塞克的指导下纯旭配资,学习了吉他演奏、作曲和歌唱。这次相遇成了王洛宾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塞克成为了他的引路人,二人还共同创作了《西巴扎尔夜歌》。
1931年,王洛宾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,在这里,他进一步磨砺自己的音乐才华。大学期间,他创作了自己的一些作品,并开始逐渐走向艺术的高峰。后来,他又进入中央音乐学院,完成了四年的学习,并成功毕业。
毕业后,王洛宾在中学担任音乐教师,并创作了许多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歌曲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他积极参与创作,创作了如《老乡上战场》、《风陵渡的歌声》等歌曲,这些作品成为了激励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。
然而,王洛宾的爱情路并不如他的音乐事业那样顺利。年轻时,周围的朋友们都纷纷坠入爱河,只有他一直保持单身。朋友们觉得他既聪明又英俊,于是为他介绍了许多女子。其中,一位名叫杜明远的芭蕾舞者引起了王洛宾的注意。杜明远美丽又热情,不像其他女子那样羞怯,而是大胆地向王洛宾表白。
王洛宾被她的热情所打动,两人很快决定结婚,并一起前往西安的战区工作。为了掩盖他们的婚姻关系,他们以兄妹身份生活。在这段时间里,王洛宾为杜明远创作了歌曲《曼丽》。然而,这段婚姻并未维持太久。由于王洛宾的频繁出差,杜明远在他外出时与他人发生了感情。王洛宾很快得知了妻子的背叛,回到兰州后,杜明远冷冷地问他:“今晚你打算住在哪里?”这句话让王洛宾意识到,他们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。
1941年,王洛宾的第一段婚姻以离婚告终,同年他还被关进了兰州的监狱,整整待了三年。经历了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,王洛宾的心情跌入低谷。直到1944年,他才在各方努力下获得自由。那时的王洛宾已深感绝望,认为自己再也不会遇到真爱。
然而,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他孤独终老。1945年,在朋友的介绍下,王洛宾认识了年轻美丽的黄玉兰。第一次见面时,王洛宾就被她甜美的笑容深深吸引,没过多久,他们便坠入了爱河,决定结婚。黄玉兰温柔善良,婚后主动承担起家庭重担,成为了王洛宾的贤内助。王洛宾也以《掀起你的盖头来》这首歌曲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。
两人育有三个孩子。然而,命运再一次对王洛宾开了残酷的玩笑。黄玉兰因病去世,早早离开了他。她的离世成了王洛宾一生最沉痛的打击,他似乎失去了支撑自己生活的精神支柱。即便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,黄玉兰的遗像仍挂在他家中,作为他永远的记忆。
1996年3月14日,王洛宾因病去世,享年83岁。回顾他的生命,前半生充满了顺遂与荣耀,但后半生却经历了感情上的多次打击。然而,尽管如此,王洛宾最终还是遇到了他所爱的人。至今,他的音乐依然在歌坛上回荡,特别是他创作的《永隔一江水》,仍然是歌坛不朽的经典。
王洛宾的音乐融合了流行和民间元素,跨越了时代的界限,直至今天,依然在影响着无数听众。
发布于:天津市杨帆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